目前分類:哲學 (13)
- Jun 30 Wed 2010 09:08
男人是多情和長情的?而女人則是專情與絕情?
曾有人說過:男人是多情和長情的。而女人則是專情與絕情。
- Jun 30 Wed 2010 09:07
人生幾十年何必苦爭奪
短短幾十年,自己算一算,能有幾天是可以踏實工作的, 就是這樣的短得時間又可以浪費在你爭我奪中,為了些許的蠅頭小利不惜父子反目、手足相殘、同事大打出手,親人變仇人、朋友成敵人、夫妻做路人。
- Jun 30 Wed 2010 09:05
屬於自己的電視劇人生
時常為電視劇裡浪漫的情節,豐富的生活著迷。那樣激盪別樣的人生,著實令人心動。而對照現實,不得不得清醒地提醒自己,明天還得上班, 不可以太晚睡。
喜歡看韓劇,喜歡隨著隨電視劇裡男女主人公曲折的愛情 故事亦悲亦喜。可同事說那些都是在騙你們這些無知的小女生的,生活並不是電視劇。
喜歡看韓劇,喜歡隨著隨電視劇裡男女主人公曲折的愛情 故事亦悲亦喜。可同事說那些都是在騙你們這些無知的小女生的,生活並不是電視劇。
- Jun 03 Thu 2010 08:46
笑對挫折美麗的一生
很小的時候開始就開始寫日記,從來都認為寫日記是一個無
比 美好的習慣,特別是對於一些重要事件的記述,和一些重要 人士的記錄,都成為日後回憶的線索,即使文字不優美,但 依然可以串起記憶中的粒粒珍珠,幫助我回憶這些感動、無 奈、痛苦和快樂的日子。剛開始時是那種很普通的日記本, 稍微長大一點有了自己小秘密就換成了密碼鎖本,再長大以 後接觸了網絡時代就開始用敲打鍵盤來代替鋼筆和紙張的接 觸了,用過空間,用過校內,再後來就是博客了,現在已經習慣 了以博客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了。
- Jun 02 Wed 2010 09:16
心累了...我們應該學會放下!!!
放下,是一種心態的選擇;
放下,是一門心靈的學問;
放下,是一門心靈的學問;
- Apr 14 Wed 2010 12:18
What Will I Do
一粒風沙入眼,就像你的柔情一抹,掙扎著流出了眼淚, 不只是因為感動,更是為把你幸福的樣子看得清楚。 -題記
- Apr 12 Mon 2010 15:10
自由自在
人活在世上,總是會有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左右的,或是 自己所能預見的。正因為如此,才更具有刺激性,才會使生活充滿了懸念和 變數。到大海深處遨遊,特別是深夜到離海岸線很遠的地方夜 泳,隨時都有被鯊魚吞噬的危險;到高山滑雪,在體驗風馳電掣感覺的同時,也隨時有墜落山崖的可能;買股票,在為股票飆升欣喜若狂的同時,也隨時會有股票大幅跳水 的苦惱和悲傷。所以,人總是在充滿懸念中生活著。這種懸念讓人很興奮,也很刺激,更讓人不斷地產生夢想 和追求。
- Apr 10 Sat 2010 11:37
把事做好
許多年前的一個晚上,我在紐約觀看了薩洛米·貝的演唱 會,當時薩洛米·貝還是一個新秀,這是她第一次開個人演唱會。我當時才剛剛嘗試寫作,於是和她聯繫做一個採訪,準備 寫一篇文章投給暢銷雜誌《幽香》。
- Apr 09 Fri 2010 15:09
幽香四溢的人生
我所住的對面樓出了這樣的事一個初三的男孩,為了逃避學習的壓力,開啟了煤氣的伐門……這是一個單親的家庭,媽媽辛辛苦苦扶養他成人,只指望他能有好前途,沒想到他卻這樣……那晚,他把自己的門窗關閉得很嚴,而把他媽媽的房間窗戶打開,直到兩天后才有人發現,媽媽被救了,他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!
- Apr 08 Thu 2010 12:49
生活中感悟
紛繁的塵世,擁擠的人群,匆忙的腳跟,空洞的眼神,無 不在喧鬧的城市中滲透著心靈的一份寧靜和安詳。在平靜的心池邊,一個人習慣獨處,習慣寂寞,也學會了 一個人的自由。在那人來人往的世界裡心擁有一顆平靜,純真,從容的心 靈,走過那無人問津的街頭,我還是喜歡了一個人的快樂!
- Mar 12 Fri 2010 10:34
活出真實的自己
人生亦如旅程。在漫長的生命長河裡,生命是需要滋養的,
更 是需要成長,而成長是有條件的,所有的生命成長都是有原 因的,不會是空穴來風。而生命的成長是需要你立即做出堅 定地選擇,做出改變,否則你將不會獲得成長帶給你的一切。 生命在於成長,成長在於改變,改變在於面對生命給予你 的所有。接受面對反思警覺,然後一種清晰地思路就在展現在自 己的面前,如同找到一個久違的朋友一樣歡欣鼓舞。
- Sep 17 Thu 2009 12:07
何謂人生之哲學?
凡人生之苦樂,世運之盛衰,皆業力所招,自作自受。一人如是,一家亦然,一國亦然,天下皆然。其為人也,勤儉忠厚,樂善好義,則必有福利於當時,有令名於鄉里,人共尊榮。其為人也懶惰驕奢,刻薄無義,則身不免於饑寒之憂,人皆以下流之徒相視。家規整肅,敦善弗倦,其家必昌。家規敗壞,苟且偷惰,其家必敗。國有政教,通道守法,其國必興。上無道揆,下無法守,君子犯義,小人犯刑,其國必亡。舉世興於仁讓而天下太平。舉世興於爭奪而天下大亂。振古迄今無有違此定理者也。有孺子歌曰,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。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我足。孔子曰,小子聽之,清斯濯纓,濁斯濁足矣,自取之也。夫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。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。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。詩云,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太甲曰,天作孽猶可違,自作孽不可逭。此孔孟之書之言,謂人之禍福,家之成毀,國之興亡,皆由其作業而定也。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是故欲得何種之果,當造何種之因。因既是業,果既是報。造善則福利相循,作惡則危害相續,必然之勢也。